熱點事件_人氣搜尋_熱點新聞_hot news新聞網
熱點事件_人氣搜尋_熱點新聞
熱點事件_人氣搜尋_熱點新聞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的個人婚姻和家庭狀況時常成為對手共和黨攻擊的目標,繼先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競選搭檔范斯(JD Vance)揶揄她是「無孩貓姑婆」之後,近日又遭共和黨籍阿肯色州長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批評因沒有生過小孩而缺乏謙卑態度。對此,賀錦麗也在接受訪問時回應。
根據路透報導,賀錦麗表示,桑德斯對家庭的看法已經過時,並討論了她自己的「現代家庭」,其中包括她的丈夫道格·埃姆霍夫(Doug Emhoff)和他第一次婚姻中的兩個孩子科爾(Cole)和埃拉(Ella)。
桑德斯是在9月於密西根州為川普主持一場市民大會,稱自己的孩子讓她保持謙遜,而賀錦麗沒有任何東西能使自己謙卑。
賀錦麗在熱門podcast節目「打給她的爸爸」(Call Her Daddy)上回應這段發言,她認為,桑德斯不明白有很多女性並不那麼想謙遜;桑德斯也不明白這些女性的生活中有很多愛,她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家庭與孩子。
賀錦麗強調,家庭有許多形式,女性為彼此互相打氣真的很重要,她提到自己的家庭,「我們有透過血緣建立的家庭,也有透過愛建立的家庭,而我兩者皆有,我認為這是真正的祝福。我有兩個美麗的孩子,柯爾和艾拉,他們叫我『瑪拉媽媽』(Momala)。我們有一個非常現代的家庭,我丈夫的前妻也是我的朋友。」
講到川普的失人和,大家都有一定的印象,包括他的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國防部長瘋狗馬提斯(Jim Mattis)、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後來都跟川普鬧翻了。波頓在今年初說「川普就是一個自私的人,只會挾怨報復但對於中國與俄羅斯兩個主要敵人卻百般討好」。馬提斯則說「川普對美國憲政來說是一大威脅」。提勒森則是在卸任後說「川普對於國際事務、世界史與美國史非常無知,你很難跟他對話!」
而就算沒有公開翻臉,這些川普團隊的人也會在卸任後留下點什麼文字記錄來為自己明哲保身,例如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出書爆料川普與普丁的眉來眼去,也提到川普當初責備北約的軍費問題根本就是脫稿演出。
川普崛起前被睥睨
但以上這些都是川普在2016年當選總統之後、跟他共事過而鬧翻的前朝官員例子,但也許更多人已經忘了在川普旋風之前,共和黨人是怎樣看不起川普的?這些對於川普的鄙視,尤其發生在2016年川普參選之際,當時不只是華府政治菁英把川普當成局外人,就連共和黨的自家人都覺得川普紅的莫名其妙。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來自天龍國的鄙視」,激發了右翼的民粹風潮,最後推翻了共和黨建制派花了數百年所建構的「知識右」傳統。
麥肯極度討厭川普
縱使連華府的共和黨菁英也會看不起川普,是因為他們原本以為像這樣的極右民粹政客,過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例如一九六零年代阿拉巴馬州的前州長華勒斯(George Wallace)也曾想選過總統,但後來仍敗下陣來,頂多就是在南方幾個州紅一陣子罷了,沒想到2016年時川普不但選上總統開始大鬧天庭,也成功扭轉了共和黨的結構,讓溫和派共和黨必須聽命於極右共和黨的領導。
最早看不起川普的共和黨建制派代表性人物,是亞利桑那州資深參議員麥肯(John McCain),他曾代表共和黨參選2008年的總統,不幸已於2018年因腦癌過世。麥肯在川普剛要崛起時就曾說過川普就只是個追著錢跑的生意人,同時也暗諷川普在越戰時逃兵,麥肯還說川普的支持者都是瘋狂派。這些談話當然讓川普很不爽,川普隨後反擊麥肯實際上「根本就不是什麼戰爭英雄,他是因為被俘才成為戰爭英雄的,那些沒被俘的人才真正厲害。」在美國社會,麥肯被公認為堅毅不拔的越戰英雄,身為飛行員的他,曾被俘虜與凌虐並被關入大牢五年。
川普當時對於麥肯的羞辱引發政壇極大震撼,尤其在共和黨黨內,許多共和黨人在情感上無法接受川普這樣的無禮,包括小布希的弟弟前佛州州長傑布希(Jeb Bush)、南卡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麻州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 前威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 前喬治亞州參議員艾薩克森(Johnny Isakson)與前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麥薩利(Martha McSally)。甚至連民主黨人歐巴馬、拜登當時都跳出來替麥肯說話。
最終2020年拜登打敗尋求連任的川普。影星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在選後的社群平台上貼出一張漫畫,畫中是2018年已經過世的的麥肯與2020年也過世的民主黨喬治亞州眾議員、非裔民權領袖路易斯(John Lewis),兩人化作天使揹著翅膀看著川普落選與拜登當選,高興地擊拳互相道賀,這一紅一藍的政壇老將都十分厭惡川普,生前也都與拜登維持友好關係。
錢尼的女兒則被川普鬥的淒慘
麗茲.錢尼(Liz Cheney)是小布希時代的副總統錢尼的女兒,1966年出生的她已經當了七年眾議員。出身共和黨政二代,錢尼本來就對川普就沒什麼好感。雖然她在川普崛起初期與川未有直接衝突,但隨著川普與錢尼之間的嫌隙加深,2021年川普推出川系年輕女眾議員、來自紐約的史蒂芬妮(Elise Stefanik),跟錢尼競爭眾院共和黨黨團主席一職,這個位置在眾議院權力位階排第四,是逐大位的必經路徑。
由於錢尼在2021年川普第二次被彈劾時,以共和黨眾議員的身分投下贊成票,因此川普這個仇一定是要報的。遂在錢尼2021年要連任黨團主席時推出史蒂芬妮,硬生生就把錢尼拉了下來。有趣的是,川普已想拉下錢尼一次但未果,2021年這次會成功是因為得力於幾位共和黨建制派的協助,包括後來勉強選上眾院議長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麥卡錫雖然後面投靠川普,但川系的自由黨團仍嫌他不夠右,後來也罷黜了麥卡錫的議長位置。不管如何,2024年的大選,共和黨的錢尼已經公開支持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最近受矚目的是羅姆尼
麻州參議員、也是前麻州州長、更是2012年代表過共和黨挑戰當時歐巴馬總統寶座的總統參選人羅姆尼,也在川普崛起之初就認為川普之流不成氣候。羅姆尼在2021年一場演講中,直接說「川普是個騙子,是個欺詐犯」。因此今年大家都在看他什麼時候會「叛黨」支持賀錦麗?但羅姆尼一開始說雖然他不會投川普,但他跟賀的意識形態差太多。這幾天又說,他不會公開呼籲支持賀錦麗,是因為他擔心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如果這是真的原因,就可以知道美國政壇現在有多極化,極化到非無族類的同黨人士一樣可能有生命危險。
結論:看美國政治就是要看這些看似二線、但卻是關鍵的各種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才能看得出門道,並看得出為何川普的爆炸性如此之強,但反作用力也如此之強!
●作者:邱師儀/東海政治系教授
這兩天,全球關注焦點都在賀錦麗對戰川普有幾分勝算。
根據美國媒體,想打贏選戰,以前比候選人的親和力,現在更重要的特質是候選人能否讓選民「記得住」。
川普今年高齡78歲,比起「垂垂老矣」的拜登只小三歲,卻還能吸粉,主要是川普誇張的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以及隨口說的俏皮話,很容易製成梗圖(或迷因圖,meme),在網路上發酵。
所以,拜登決定退選讓賢,由賀錦麗披掛上陣,對深恐共和黨橫掃國會「整盤端走」的民主黨真是一大幸事——他們終於有了一位候選人,能在網路世界與川普一較高下。
賀錦麗咯咯笑的模樣、活力滿滿的舞姿、出名的「椰子樹梗」(她提及她母親說,人不是憑空從椰子樹上掉下來的,語畢爆出魔性笑聲),以及她常說的座右銘「未來不該被過去束縛」,以前就有人剪輯上傳網路,這幾天被翻找出來後,全網爆紅。
儘管川普給她安了個「起笑錦麗」的外號,但民主黨人發現⋯⋯正是這樣的賀錦麗,讓原本是「兩個老男人比誰更老」的無趣選戰突然變得很有梗。
不管同不同意賀錦麗的政策立場,她現在看起來真的是個很有趣的總統候選人。新聞網站VOX評論,賀錦麗展現出塑造網路「迷因」文化的能力:她超越了政治,成為一個清晰可辨認的文化品牌。
德拉瓦大學22歲大四學生Ryan Long剪輯出來的賀錦麗短片很受歡迎。他說,「她是TikTok世代的完美候選人。她在YouTube上面大笑和跳舞的影片檔案實在太多」,相較於拜登陣營打選戰沒激起一星半點的火花,賀錦丽是強烈的對比。他讚許賀錦麗「注入新能量,以及改變的可能」。
有趣之處在於,這些並不是賀錦麗競選團隊刻意為之的成果。
早在去年12月,共和黨全國大會(RNC)就剪輯出一段四分鐘的影片,將賀錦麗每次說「不被過去束縛」的內容拼接起來,結果反覆播放後,卻適得其反地為賀錦麗做了行銷,她的網路聲勢暴衝。網友嘲笑「發布那段影片的RNC工作人員現在被處決了」。
總統候選人通常很樂意支付數百萬美元,只為創造出一個能廣泛傳播的行銷噱頭,此事可遇而不可求,沒人能保證成功。但這一次,賀錦麗說不定能一路燦笑登上大位。
唐納德·川普將於週四在密爾瓦基舉行的慶祝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預計他將在會上正式接受總統提名,並結束為期四天的活動,這突顯了他對該黨的全面主導地位。
這位78歲的前總統將在黃金時段發表演講,自喬·拜登上個月災難性的辯論表現以及最近的一些法庭對他有利的裁決以來,這一勢頭不斷增強。
這也是他自周六一次集會上遭遇暗殺後首次發表演講,當時他在戶外舞台上發表講話時,一名槍手朝他的方向開槍,導致他流血。
拉拉·川普告訴英國廣播公司的美國新聞合作夥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她的岳父受到了他的“瀕死經歷”的影響,這將反映在他的演講中。她說美國人可能會在周四看到他的“不同版本”。
川普擊敗的共和黨競爭對手在大會上展現了統一戰線
勞拉·川普的迅速崛起標誌著川普家族衛士的更換
威斯康辛州的大會對川普家族來說是一場家庭活動,勞拉·川普是在會場貴賓席上發表演講或出現過的眾多親戚之一。傳達的訊息是一致的,競選活動顯然是為了讓川普顯得更加溫和,並不斷地講述他是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和一個團結的人物。
批評者並沒有忽視這一點,一些民主黨資深人士反駁了這個訊息。 「最近幾天,他們一直試圖將自己描繪成團結的政黨,」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週四在談到大會時說道。
她說:“如果你推動的議程剝奪了整個美國人群體的基本自由、機會和尊嚴,你就不能聲稱自己支持團結。”
該黨稱,這位前總統在周四晚上上台後,將分享他「開創美國新黃金時代」的願景。這將為共和黨政界人士為期一周的演講畫下句號,其中包括川普的前主要競爭對手、代表和州長。
川普週日對《華盛頓觀察家報》表示,在暗殺企圖發生後,他決定重寫自己的演講,從攻擊喬·拜登總統的政策轉向傳達團結的訊息。 「現在這將是一場完全不同的演講,」他說。
「這是一個將整個國家、甚至全世界團結在一起的機會。這次演講將與兩天前有很大不同,有很大不同,」他補充道。
一名集會參與者在周六的槍擊事件中喪生,兩人受重傷。川普耳中彈。
本週,他多次受到共和黨與會者的讚揚,其中一些在會議中心含淚向他致意,還有一些人在槍擊事件後戴著假耳繃帶表達聲援。
川普發出的團結訊息將背離他在競選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強烈言辭,他在競選過程中譴責「共產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法西斯主義者和激進的左翼暴徒」。
即使訊息發生了變化,他仍然有可能像他的競選搭檔俄亥俄州參議員 JD 萬斯週三晚上所做的那樣,批評拜登總統和他的記錄。
萬斯在演講中攻擊了拜登等「職業政客」。
「川普太棒了」——年輕共和黨人的看法
其他幾位知名人士預計將於週四登台,包括前總統的兒子埃里克·川普、前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塔克·卡爾森和川普的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川普將由他的朋友、終極格鬥錦標賽主席達納懷特(Dana White)介紹。摔角手綠巨人霍根也將在川普正式接受他連續第三次共和黨提名之前發表講話。
川普的妻子梅蘭妮亞和女兒伊凡卡也將首次出席大會。
大會晚間會議預計將於中部標準時間 17:45(英國夏令時 23:45)左右開始,川普的演講可能會持續到中部標準時間 22:30。
與此同時,拜登總統在周三 Covid-19 檢測呈陽性後,不得不暫停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競選活動。白宮表示,他出現了輕微症狀。
週三有報導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私下敦促拜登結束連任競選活動,拜登面臨越來越大的下台壓力。
民調顯示,拜登在幾個關鍵搖擺州落後於前總統。
美國前總統川普13日在賓州造勢時遇襲,右耳被子彈擊中,右臉滿是血跡,但在槍擊後,川普握拳振臂高喊「戰鬥」,搭上上方美國國旗飄揚,成為了選舉歷史的經典鏡頭,共和黨內部氣勢反而高漲了起來;相反地,民主黨在槍擊發生後突鴉雀無聲,拜登的盟友更直言「一切都結束了(It’s over)」。
根據NBC報導,川普被槍擊後帶來的震撼,反而讓近兩周陷入騷亂的民主黨陷入一片寂靜,彷彿一切都停滯了。
一名民主黨拜登的盟友表達「我認為一切都結束了」,坦言在川普被槍擊案後,幾乎失去了所有動力。
另一名多次幫助民主黨競選的政治策略家則表示,現在發生的這個最新的爆炸性事件,幾乎讓民主黨凍結,他們現在更難告訴拜登應該要退出選戰,因為這個事件蓋過了一絲任何曙光。
報導提到,在川普槍擊案後,拜登競選團隊告訴工作人員,不要在社交媒體或公開場合發表任何相關評論,並暫停所有平台上的任何競選資訊。
另一方面,共和黨內部反而呈現氣勢高漲,威斯康辛州聯邦眾議員范奧登(Derrick Van Orden)在槍擊事件發生後不久接受《Politico》採訪時斷言,「川普總統在這場襲擊中倖存下來,他已經贏得選舉了」。
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德斯波西托(Anthony D’Esposito)則認為,川普已經邁向勝利,這起槍擊事件無疑會讓更多人想站出來投票支持他。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半年,這場選戰似乎卻陷入了行政權力與美國司法體系之間的角力,先是前總統川普因封口費案被定罪,後有現任總統拜登之子遭判非法持槍,如今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又因拒絕交出涉及總統拜登機密文件調查的錄音檔,遭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認定「藐視國會」,而這個投票結果也被認為是共和黨不滿川普遭定罪而槓上司法系統的最新一波反擊。
整起藐視國會事件必須回到2022年,拜登位於德拉瓦州的自宅和其擔任副總統期間的私人辦公室先後被人發現不當保留政府機密文件,掀起政治風波。拜登任命的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之後指派私人律師暨前政府檢察官許景(Robert Hur)作為獨立特別檢察官,調查這起「文件門」。
隨後許景在今年2月發表了約350頁的報告,指出沒有必要對拜登提出刑事指控,並形容拜登為「富有同情心、有善意、記憶力差的老人」 ;共和黨則要求交出許景約談拜登的錄音檔,以便對拜登進行全面彈劾調查,而司法部長賈蘭德則拒絕此要求,最終在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216票對207票通過決議,認定賈蘭德藐視國會 。
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對此就稱,國會應該自行決定調查所需資料,民主黨則強調,錄音對話的逐字稿已公開,警告共和黨可能會對錄音檔進行曲解;司法部和白宮律師則認為這些錄音內容屬「行政特權」的範圍,保護總統決策過程的隱私,包含《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華盛頓郵報》皆分析認為,這起「藐視國會」事件很大程度是政治操作,僅具象徵意義,真的被起訴的可能性很低。
共和黨控制的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通過總價值950億美元(約新台幣3.09兆元)的立法計畫,以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提供安全援助,並強制TikTok脫離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眾院今天以360票對58票通過今天表決的第1項法案,即「21世紀透過實力達成和平法案」(21st Century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法案內容包括對伊朗的制裁、扣押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以及迫使短影音平台TikTok脫離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否則將在美國面臨全國性禁令。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
接著,眾院以385票對34票的投票結果,通過81億美元的「印太安全補充法案」(Indo-Pacific Security Supplemental bill),其中包括向台灣和其他主要盟友提供20億美元軍事資金、用以補充向台灣和區域夥伴提供的國防物資和服務的19億美元,以及用於抗衡中國的81億美元。
「烏克蘭安全補充撥款法案」(Ukraine Security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則以311票對112票過關,該法案將提供610億美元以協助烏克蘭和地區合作夥伴對抗俄羅斯。
最後,眾院以366票對58票通過「以色列安全補充法案」(Israel Security Supplemental bill),以向以色列提供264億美元援助。
上述4個法案獲眾院通過後將合併為1項修正案,並提交給參議院。
路透社報導,自民主黨主導的聯邦參議院通過類似措施以來,已過了2個多月。從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到聯邦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等領導人,一直在敦促陷入困境的共和黨籍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將其提交投票。
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先前已承諾,一旦眾議院通過上述措施,民主黨占多數的參議院將迅速行動。部分強硬派共和黨籍極右翼議員則警告,他們可能會因強生推動這些法案而罷免他。
「人的一生當中最常被低估的美德,就是知道何時該邁向人生的下一個篇章。」美國共和黨大老——現年82歲的米奇.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在2月28日宣布,將於今年11月正式卸下參議院領袖一職。麥康奈自2007年擔任參議院領袖至今逾14年,創下任期最久的歷史紀錄。儘管麥康奈沒有直接表示,卸任與自己的健康狀況有無直接關係,不過麥康奈去年曾數次在公開發言時「突然停頓良久」,引發外界對其健康亮紅燈的疑慮。另一方面,縱橫政壇多年的黨鞭卸任,當前又是川普來勢洶洶、共和黨內紛亂之時,麥康奈做為共和黨大老、又是黨內維護傳統價值的主流建制派,過去與川普之間的矛盾也再度成為檢驗其政治生涯的話題。
上周剛滿82歲的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11月將卸下黨鞭一職。他說:「人的一生當中最常被低估的美德,就是知道何時該邁向人生的下一個篇章。……所以我在此向各位宣布,本屆會期將是我最後一次擔任參議院共和黨領袖。」
不過麥康奈表示,他仍將擔任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一職直到2027年1月任期結束,「繼續待在不同位置(服務)」。麥康奈在1984年第一次選上參議院,議員生涯長達43年。麥康奈也表示,很榮幸能成為史上服務最久的肯塔基州代表。
他說:「當我思考什麼時候要向參議院宣布這項訊息,我總是想像,在那個當下,我會對卸下職務的感受非常清晰、平和;在那個當下,我很肯定我維護了自己堅信的價值觀。而那一刻就是今天。」
麥康奈在親友的簇擁下發表卸任宣告,過程中不時因情緒而稍微停頓,並頻頻回望同僚。眾多站在他身後的議員也不時悄悄拭淚,不分黨派的參議員都對卸任一事感到驚訝,紛紛交換擁抱與握手。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與麥康奈共事的關係向來堪稱高效,他也對麥康奈的卸任表達遺憾。
拜登說:「我一直很信任他,我們的關係很不錯。當然我們爭鬥得可厲害了,但是他從來、從來、從來不會曲解任何事。」
麥康奈並未提及關於自身健康的訊息,僅表示「是時候讓下一代領導人出線了」。
對於突如其來的辭職預告,麥康奈透露是受到親人離世影響。麥康奈的妻子、美國前運輸部長趙小蘭的小妹在2月初因交通事故逝世,促使他決心辭職。他說:「當你失去至親,尤其他們還很年輕,悲傷的過程往往伴隨內省而來。或許上帝是在用他的方式提醒,需要重新考慮人生旅程中的優先順序,那些我們無可避免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他的辦公室幕僚稍後則公布國會醫生的信件,澄清麥康奈「從醫學角度看來,絕對有能力繼續工作」。麥康奈在2023年3月一場活動中不慎跌倒,導致肋骨挫傷、腦震盪而住院,復原期長達數周之久。此後,麥康奈曾兩次在公開記者會上出現反常行為,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發表意見時,突然抿嘴沉默,呆滯了20秒至30秒不等的時間,臉部表情彷彿凍結。考量麥康奈已屆8旬高齡,外界不免紛紛揣測是否為受傷後遺症,或是中風、阿茲海默症等重大疾病。
麥康奈自己回顧從政一生,憶及了與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相遇。雷根曾在他第一次競選時為他站台,席中卻把他的名字叫成了「歐唐奈」(Mitch O’Donnell)。所以麥康奈打趣地說,自己第一次進入參議院時,「有任何人記得我的名字,我都很高興。」
《美聯社》指出,麥康奈時代的終結幾乎象徵了共和黨意識型態的龐大轉折,從雷根時代的古典保守主義、強權外交與大力扶植盟友等方針,逐漸轉向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民粹主義與孤立主義。明知如此,麥康奈依然表達了對雷根時代政策的推崇,他強調:「我知道現在共和黨內的政治氛圍是如何。我犯過很多錯,但從來不會誤讀政治。」
「我現在比過往任何時候都要堅信,若要維護雷根所說『山巔之城』(shining city on o hill)的榮耀,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的地位不可或缺。」
麥康奈政治生涯的轉捩點可說是與川普的崛起緊密連結。麥康奈身為傳統共和黨人,保守立場與作風與川普格格不入。兩人曾經合作推動無數重大政策,包含確保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以6:3佔據絕對多數、促使最高法院終結保障墮胎權以及保障擁槍權不受限縮等等,但他仍在許多面向與川普抗衡,例如麥康奈向來堅定美國應援助烏克蘭、擔任自由世界領袖的立場,與部分黨內高層和川普支持者漸行漸遠。
對麥康奈政治聲望挑戰最大的一次,即是2021年川普與支持者掀起國會山莊暴動事件以及後來引發的第二次彈劾案。在國會山莊遇襲後,麥康奈先是憤怒地與川普政權切割,也不斷認為時任總統的川普負有煽動罪責。他曾指出:「總統川普確實對煽動暴徒攻擊國會一案,負有實質與道德性的責任,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在彈劾案之際,共和黨許多金主紛紛與川普切割之時,基層共和黨人中只有13%支持者認為應該彈劾川普。麥康奈領導的共和黨團雖未積極為川普辯護、意圖放任民主黨主導彈劾案,但他也不免配合基層風向,採取「緊咬程序問題」的策略,主張「川普就算有罪,參議院也無權咎責卸任總統」。後來麥康奈更放寬黨紀,允許共和黨議員自行決定是否在彈劾案中投下無罪票。
然而這樣的曖昧行為,並未讓麥康奈成為共和黨分裂的黏合劑,反而加劇了川普陣營與反川陣營的對立。2022年期中選舉結果民主黨大勝,川普的眾多支持者就將責任歸咎到麥康奈頭上。川普任內的前白宮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曾痛批:「由麥康奈所設定的共和黨路線對選民沒有說服力。」
此外,民主黨與自由派人士對麥康奈的行徑也不買單,認為他應該做出更多行動懲處川普,但麥康奈並未如此。2021年彈劾案最後以57票同意:43票反對的結果,沒能通過67席定罪門檻,川普再度全身而退。時任民主黨國會領袖——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與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也隨即表態譴責共和黨,稱這是美國政治史上最不明是非的一天。川普的政治生涯也得以捲土重來
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曾以機敏睿智著稱,深受選民與同僚愛戴,《金融時報》指出,麥康奈募款能力強大,也極為擅長招攬人才,曾幫助共和黨招募無數有力的國會參選人。因此,即使他的老謀深算似乎已無法彌合共和黨的分裂,麥康奈的離去仍是共和黨一大遺憾。可以預見的是,共和黨將陷入一輪爭奪參議院領袖的廝殺,目前檯面上潛在的人選包括南達科塔州參議員圖恩(John Thunei)、德州的柯寧(John Cornyn)以及懷俄明州的貝拉索(John Barrasso)等等。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日前在美國政治網媒發表文章,敦促美國國會支持新的烏克蘭軍援包裹方案,提醒美國不要表現出「1930年代對希特勒所展示的軟弱」,但遭到共和黨眾議員反駁,要他「少來了」,應該先關心自己的國家。
BBC報導,美國參議院13日通過總額逾950美元援外法案,其中包括提供烏克蘭近600億美元軍援,但眾議院共和黨領導人威脅要加以封殺。
卡麥隆在「國會山莊」新聞網站發表的文章,敦促美國國會支持援烏撥款包裹方案,稱自己將「拋下所有外交禮節」。他寫道,「我不希望我們表現出1930年代對希特勒所展示的軟弱。他回頭要求更多,為了阻止他的侵略行為,讓我們付出了更多的生命」。
卡麥隆表示,「我不希望我們表現出,當普亭在2008年入侵喬治亞時,對他所展示的軟弱,或者他在2014年占領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大部分地區時,回應上的不確定性。然後回頭,用他在2022年的侵略行為,讓我們付出了更多代價」。
這番話形同盟邦外長強力干預美國國內政局,引發一些共和黨國會議員批評。
前總統川普支持者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告訴天空新聞,「少來了,卡麥隆需要操心他自己的國家」。
眾議員羅森戴爾(Matt Rosendale)則告訴BBC廣播4台,卡麥隆「應該關心他自己的政府,不是美國政府」,並指「某人試圖向美國眾議院提建議,目前的影響充其量會是微乎其微。我對蒙大拿人民負責,而不是英格蘭人民」。
針對共和黨眾議員的抨擊,正在波蘭訪問的卡麥隆表示,他「並不是想用任何方式跟美國朋友說教,或者告訴美國朋友該做什麼」。
不過,卡麥隆說,「我們絕不能讓(俄國總統)普亭認為,他可以等到我們停手或把我們拖垮,這就是美國國會這次表決如此重要的原因」。他還警告,世界上其他國家將會盯著看,「中國會盯著看,伊朗會盯著看」。
美國新罕布夏州23日舉行共和黨黨內初選,美聯社報導,前總統川普預計擊敗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Nikki Haley),贏得該州共和黨初選,使得川普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的機率大幅提升。
海理稍早也已在競選總部發表談話,祝賀川普勝選,但表示會繼續拚初選。
此外,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決定跳過新州初選,選票上沒有他的名字,但美聯社報導,拜登也已贏得新州民主黨初選。